滬市公司調研行 |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民營上市公司穩中求進啟新程
開欄語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轉型升級的“領跑者”,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提出,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把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作為推動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重要舉措。
近期,上海證券報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密集調研超百家上市公司,今日起在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刊發“滬市公司調研行”系列報道:一方面,充分展現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增強市場信心方面表現突出的上市公司群體;另一方面,立足于解決制約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交易所深入一線、上門問診,為上市公司排憂解難,共同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的提升。
雙良節能單晶硅生產車間 郭晨凱 制圖
◎上證報調研小組
2月下旬,武漢雨雪交織,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道路結冰通行困難。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田園大道的九州通醫藥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內,仍是一片繁忙景象,數十輛小貨車正在裝卸貨,準備冒著冰雪把藥品送到各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問題不大,主要干道都是通的,我們會格外注意安全,確保供應。”九州通集團副總經理兼九州通物流公司董事長張青松對到訪的上海證券報記者說。
“關鍵時刻,上市公司尤其是龍頭公司要穩得住,在穩經濟、保民生、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重要的支柱、帶動和示范作用。”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統計,截至2024年2月23日,滬市共有1372家民營企業,占滬市公司總數的60%,既是實體經濟的堅實支柱,也是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一個群體。
近期,上海證券報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調研發現,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民營上市公司群體積極應對:一方面,通過加強創新研發、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開拓新渠道等舉措,努力修煉“內功”,尋求更高質量的發展;另一方面,針對資本市場的波動,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主動作為,通過增持、回購以及提升現金分紅比例等措施,主動回報投資者,持續傳遞信心和暖意。另據記者獲悉,自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召開以來,上交所走訪上市公司的工作也在持續深入。截至目前,上交所已密集走訪了超百家公司,深入一線為上市公司排憂解難。穩健增長 夯實高質量發展底座近年來,一批滬市民營上市公司通過貫徹戰略規劃、創新營銷模式以及品牌出海等方式實現了業績穩健增長,逐漸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的“領頭雁”。雙良節能2023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4.8億元至16.2億元。相比2021年的3.1億元,兩年間,公司歸母凈利潤翻了數倍。記者了解到,雙良節能看準“雙碳”發展趨勢,以“世界級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發展方向,近年來不僅有效開拓了傳統優勢業務節能節水產品的新市場,而且在“新能源裝備+材料”領域實現了快速布局和增長。弘元綠能則憑借在高端智能裝備上的技術積累,從設備商擴展進入光伏制造領域,并在光伏行業快速增長的大潮中,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凈利潤從5.31億元增至30.33億元。整機設計、數控技術開發、核心精密部件制造等綜合技術實力,不斷刷新弘元綠能在光伏制造業中底色。2023年,受新增產能大規模釋放及產業鏈產品價格下降影響,公司業績可能面臨考驗。弘元綠能認為:“當新業務陸續達產后,公司產品結構得到調整升級,一體化布局帶來進一步成本優勢,未來因行業波動帶來的風險將得到降低。”營銷模式的多樣創新為老品牌賦予新動能。健民集團是全國重點中藥企業和小兒用藥生產基地。公司通過品牌引領、營銷模式創新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企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實現凈利潤4.15億元,凈利潤已超過2022年全年。“公司近年來從傳統的醫藥分銷業務中孵化出來一個新板塊——總代品牌推廣,為合作伙伴提供全渠道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九州通董秘劉志峰介紹,憑借強大的渠道能力和產品推廣運營經驗,以及對代理產品進行深度個性化挖掘與品牌營銷策劃,公司掙得相對更高的利潤。截至2023年9月,九州通藥品總代品規數達1312個(預計全年過億品規19個),包括東陽光的可威、金嗓子喉片等明星產品。上市13年來,九州通營收增長約5倍,扣非凈利潤增長超6倍。不久前登陸A股市場的博隆技術積極實施“BLOOM”和“GSBI”雙品牌戰略,強化品牌在市場拓展中的積極作用。博隆技術董事長張玲瓏告訴記者,公司在手訂單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6月末在手訂單合計35.6億元,為業績增長打下堅實基礎。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約700家滬市民企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上限為1030.40億元,較2022年增長1.63%。其中,291家公司業績改善,423家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盈利。創新引領 鍛造高質量發展內核我國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2023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顯示,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占全國研發經費的四成,并且保持高速增長。記者調研發現,“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已在一批民營上市公司落地生根,并涌現出豐碩的創新成果。2023年上半年,鳴志電器研發投入1.23億元,同比增長16.21%。持續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為公司在各業務領域的持續技術創新和技術領先,尤其在新興高附加值領域的業務布局提供了技術保障。僅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新增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合計39項,申請及實審階段的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合計57項。秉持“知識型企業”的目標,賽伍技術連續開發首創性產品,依靠創新驅動逐漸成長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龍頭。賽伍技術在光伏背板細分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其首創發明的KPf背板,曾多年處于全球銷量第一。公司還把握光伏技術迭代趨勢,推出TopCon和鈣鈦礦用高阻水背板。“知識型企業的目標是不斷挖掘新的需求,推出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將知識變為生產力。”賽伍技術董事長吳小平對新質生產力感受頗深,并將其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博隆技術的主要產品是以粉粒體氣力輸送技術為核心的成套系統,屬于定制化的大型成套裝備,能夠幫助客戶實現高能效、低損耗、經濟環保的目標。”談起自家技術,張玲瓏津津樂道,“人才是博隆技術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研發及技術人員為125人,占比近40%,隨著公司研發及總部大樓建設的募投項目推進,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研發技術團隊建設,增強研發創新能力,更好滿足客戶需求,為公司發展提供持久動能。”目前,博隆技術實現了氣力輸送系統技術自主掌控、部分核心設備的自主生產和大型聚烯烴氣力輸送系統的進口替代,成為國際市場上能夠提供大型聚烯烴裝置氣力輸送系統的少數公司之一。創新基因凸顯的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也得到更多的價值認可。據統計,以2022年年報數據看,剔除市盈率為負的企業后,研發強度最高的前20%民企市盈率平均值高達104.53倍,顯著高于全部民企55.78倍的水平。積極回饋 構建“以投資者為本”生態高分紅、穩回報,也成為滬市民營企業的顯著標簽。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多家公司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在努力提升經營業績的同時,積極通過分紅、回購、增持等方式回報投資者。光伏企業就在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以高分紅回報投資者。其中,雙良節能上市以來已實施現金分紅21次,累計現金分紅達38.65億元,年均分紅率達62.31%。2018年至2023年,弘元綠能連續6年進行分紅,累計現金分紅總額達到21.12億元,與投資者共享豐碩的經營成果。今年年初,公司還發布了0.5億元至1億元的回購方案。2022年度,九州通現金分紅總額為13.63億元(含回購股份),占當年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65.35%;2020年至2022年,公司累計分紅派息金額為31.26億元(含回購股份),占該三年期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年均凈利潤(合并報表口徑)的123.25%。自2008年以來,健民集團連續15年進行現金分紅,累計分配現金紅利8億元,遠遠超過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融資總額3.91億元。太和水在2021年度大手筆分紅。公司實施每10股派10元轉增4.5股的分紅方案,共派發現金股利7810.14萬元,現金分紅率高達86%。“我們正努力克服外部的不利影響,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圍繞‘保存量、提增量、求變量’的發展思路,在水生態修復領域和大健康消費領域精耕細作,爭取以良好業績回饋廣大投資者。”太和水董事長何文輝透露,公司已于2022年末通過并購切入飲用水業務,2024年將發力打造天然蘇打水特色品牌,進入功能性飲用水和健康食品行業。上交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度,滬市民企現金分紅總額達1922億元,同比增長11.69%,其中近六成盈利公司分紅比例超過30%。同時,民營企業保持有序的回購節奏,2023年以來,約254家滬市民企披露股份回購計劃,金額上限合計約290億元。(調研小組人員:鄭俊婷、覃秘、柴劉斌、王玉晴、孫小程)